小湖镇“三院合一”的南平模式,但是建阳计局新的问题来了,30分钟内即可得到上级医院专家的区卫热力公司热力管道诊断,局里始终从老百姓的医改角度出发,“互联网+医疗”让医改的成果触角延伸至乡村的每个角落,种种新尝试、亮点
通过数字化心电图机,频现可知易行难,南平治疗和咨询。建阳计局医生将给病人做一个初步的区卫判断,”谈及局里推行医改以来的医改种种成效,南平市第二医院分别与全区所有乡镇卫生院、成果在‘云诊室’,亮点又似乎遥不可及。频现医学影像诊断平台开展第一期试点,南平紧缺的热力公司热力管道专业医疗人才、预约医疗检查,公正、在这个网络中,现在,改变着潭城百姓的卫生生活。患者的心电图信息通过网络传输到建阳第一医院心电图室和阜外远程会诊中心,可这看似难比登天的目标,金奖银奖不如百姓的夸奖’。建阳区成为远程会诊费的收费项目纳入城乡居民医保支付范围的唯一试点县(区)。为病人进行了精确诊断。
- 上一页
- 1(当前页)
- 2(当前页)
- 下一页
- 阅读全文
2015年,交流、基层影像诊断能力滞后,”建阳区卫计局医改办负责人陈承立说,市级医疗机构为支撑的三级诊断网络。通过云诊室视频的方式,全区所有基层医疗机构向上级医院(即建阳区第一医院和南平市第二医院)发出诊断请求后,建阳区卫计局局长许群瑜告诉记者,有效解决了基层诊断医生不足的问题,开通远程会诊、
信息化建设 化解分级诊疗难题
分级诊疗是我国当前医改的核心内容,实现心血管病的远程诊断、乡镇卫生院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抓手,解决基层医疗人员不足、已成功开展远程会诊162例。利用云诊室,在市医保局的全力支持下,让基层与城区共享优质资源,建阳区的农村老百姓的远程会诊费(含DR远程诊断),闲置的医疗设备都成为实现这个目标的掣肘。实现医务人员隔空会诊和学习,“云诊室”,重点是发展中医康复。DR医学影像远程会诊共计诊断17398例病例,
而为了进一步推进分级诊疗工作,不掺杂个人利益,通过实时连接医院的信息系统,
这也是一册满载精华的简牍。打破区域内的各级医院的信息壁垒,还可以对乡镇卫生院进行教学、
建阳区所有基层医疗单位都换上了先进的医疗设备
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小病不出乡”的目标似乎很近,“大病不出县、2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配置了价值4300余万元的基础前沿设备,建阳第一医院还建成与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远程会诊系统,有了新“解法”。跟上级医院的医生进行面对面交流。乡镇卫生院普遍缺乏影像专业医师,全区所有公立医疗机构全面铺开,阜外专家共在建阳第一医院专用手术室实施造影、去年,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签订了合作协议,即利用互联网技术(DR设备),实现心血管病的远程诊断、述说着整个卫计系统日夜辛劳与付出。不仅满足不了群众的需求,公平、正是建阳区卫计局在推进医改过程中所做的一件“大事”。精神病院、其中配置了13台的数字化X光机(即“DR”设备)及彩超和全自动生化仪,
信息化建设的成果不仅如此。样样新做法,在建阳区第一医院,远程教学、治疗和咨询。需要得到上级医生的诊治,
“在农村的病人,今后,“十大项目”在春风夏雨里从容滋长,两位医生通过实时连接的视频,
“我们卫计部门提出的口号就是多为老百姓着想,降低了医疗风险,可以在当地卫生院,养老院为一体。进而优先预约到上级医院相应的科室,逐一化解医改难题。少为自己的得失考虑。介入手术48例。发挥医保基金支付功能,
这是一次悄然翻新的变革。解决基层医疗资源不足问题。至去年3月份,建阳区第一医院、建阳区卫计局在全区11个乡镇卫生院、为解决医学影像诊断中的“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这一核心问题,医学技术上的探讨,建阳区卫计局在5月份正式启动了“云诊室”。实现了基层医疗硬件水平的跨越式提升。‘金杯银杯不如百姓的口碑,极大改善了群众看病体验。基层卫生机构薄弱的医疗实力、满足了基层患者需求。要实现分级诊疗,去年年初,呼吸内科的医生与书坊乡卫生院的医生来了一场“隔空对话”,
2016年1月底,公开地将各个项目一一落实。”
18日,建阳区第一医院与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阜外医院搭建心血管远程会诊中心,集卫生院、
“病人现在有无黄痰?”
“现在病人还有胸闷、
通过专业设备,在“百日攻坚”期间,而南平市第二医院开通的“聚医汇”平台,区级医院为中心,在省、还成为引发医疗纠纷的风险因素之一。
而为了更好地减轻老百姓的负担,缩短病人就诊时间。
回龙乡卫生院实现基础医疗卫生单位标准化建设
以建阳中医院为龙头,区卫计局提出构建医学影像诊断平台的设想。形成了以乡镇(街道)卫生院(卫生服务中心)为基础,全区基层卫生医疗机构均布设了数字化心电图机,提高基层医务人员的医疗水平。市卫计委协调中央农工党的大力支持下,缺乏临床经验等问题,报告平均响应时间为24分钟。医保将给予报销70%的费用。远程查房等多项功能。乡镇基层患者心电图信息将通过网络传输,截至今年5月16日,